技術文章
更新時間:2025-10-15
點擊次數:167
傳統污泥濃度計因傳感器易被污泥附著、結垢,需頻繁人工拆解清洗(通常每周1次),不僅耗費人力,還會導致監測中斷、數據偏差,影響污水處理工藝調控。上海玄天MLSST-6080A型刮片自清洗污泥濃度計通過內置不銹鋼或聚四氟乙烯材質的機械刮片,可按設定周期(5-180分鐘可調)自動刮除傳感器表面的污泥附著層,實現“免人工維護+持續精準監測",尤其適配高粘度、高雜質的污泥環境,為污水處理各環節提供穩定可靠的濃度數據。以下是其詳細介紹:
(一)預處理階段:初沉池排泥精準控制
初沉池作為污水處理的首道關卡,需去除污水中大量懸浮雜質(如砂石、纖維),產生的污泥含固量波動大(通常 5-30g/L)。刮片自清洗污泥濃度計安裝于初沉池排泥管或池體出口,實時監測污泥濃度:
功能作用:當濃度達到20-30g/L(初沉池排泥閾值)時,自動觸發排泥泵啟動;濃度低于 10g/L 時,關閉排泥泵,避免 “排泥過量導致污水流失" 或 “排泥不足造成池體淤積"。
自清洗價值:初沉池污泥雜質多、易黏附,傳統傳感器 1-2 天就會被覆蓋,而刮片可實時清除雜質,確保濃度測量誤差≤±2%,無需人工頻繁拆洗,保障預處理效率。
(二)生化處理階段:活性污泥濃度動態調控
生化處理(曝氣池、二沉池)是污水處理的核心環節,活性污泥濃度(MLSS)直接影響 COD、氨氮等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需嚴格控制在 2-4g/L。刮片自清洗污泥濃度計在此階段發揮關鍵作用:
曝氣池應用:安裝于曝氣池混合液出口,實時反饋 MLSS 濃度。若濃度低于 2g/L,系統自動提升污泥回流比;濃度高于 4g/L,減少回流或增加剩余污泥排放,確保微生物量與污染物負荷匹配,提升處理效率。
二沉池應用:安裝于二沉池進水端與污泥回流管,監測污泥界面高度與回流污泥濃度。當回流污泥濃度降至 10-15g/L 時,調整回流泵頻率;若污泥界面過高(超過池深 2/3),觸發刮泥機啟動,防止 “跑泥"(活性污泥流失)導致出水超標。
自清洗價值:生化污泥含大量微生物絮體,易在傳感器表面形成生物膜,干擾光學測量(如散射光法)。刮片每 30 分鐘自動清洗一次,可避免生物膜影響,保證數據實時可靠,為工藝調整提供精準依據。
(三)污泥處置階段:濃縮與脫水工藝優化
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需經濃縮、脫水處理(最終泥餅含水率需降至 80% 以下),刮片自清洗污泥濃度計在該階段用于監測關鍵節點濃度:
濃縮池:安裝于濃縮池出口,監測濃縮后污泥濃度(目標 10-20g/L)。若濃度未達標,延長濃縮時間或調整進泥量;濃度過高則加快排泥,避免污泥板結堵塞管路。
脫水機房:安裝于脫水機(板框壓濾機、離心脫水機)進料管,監測進泥濃度(需穩定在 8-15g/L)。根據濃度數據動態調整 PAM(聚丙烯酰胺)投加量 —— 濃度高則減少藥劑,濃度低則增加藥劑,避免藥劑浪費(可節約 15%-20% 藥劑成本),同時確保脫水后泥餅含水率達標。
自清洗價值:濃縮后污泥粘度高、含固量高,普通傳感器 1-2 天即需拆洗,而刮片自清洗功能可將維護周期延長至 1-2 個月,大幅降低運維工作量,同時避免因傳感器污染導致的脫水參數誤調。
應用價值總結
刮片自清洗污泥濃度計通過“自動清洗+精準監測",不僅解決了傳統設備 “維護繁、數據差" 的痛點,還為污水處理全流程提供了數據支撐:一方面幫助企業優化工藝參數(如排泥量、藥劑投加量),降低運行成本;另一方面保障出水水質與污泥處置效果達標,是現代化污水處理廠實現高效、穩定運行的核心監測設備。
